4月12日下午,在西安老鋼廠設計創意產業園內,由陜西省旅游設計院主辦,以“工業+文化+旅游 融合發展”為主題的沙龍論壇拉開帷幕,這也是陜西省旅游設計院策劃主辦的“陜旅設計沙龍”系列活動的第一期活動。
活動吸引和邀請了多方專家、企業精英的關注,長安大學教授丁華、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教授陳大鵬、陜旅設計院黨委書記、總規劃師崔寧、摩梯文旅總經理、CEO黃自強等專家,陜西西鳳投資有限公司、西安市建筑設計研究院、大華1935 、陜煤銅川礦務局王石凹煤礦、陜鋼集團漢中鋼鐵有限公司、陜西西鳳酒股份公司、左右客、海升集團等企業的精英代表參與沙龍活動。論壇中,各位專家從不同方面、不同角度闡釋了工業旅游發展的種種可能,并針對具體內容提出建議,諸多企業代表分享了企業發展工業旅游的寶貴經驗。
陜西省旅游設計院院長杜磊在開場致辭中率先表達了他對工業旅游的獨特看法,講述了自己的工業旅游實踐心路歷程。他認為目前國內的工業旅游正在經歷三個階段:重工業工業旅游、文化創意產業工業旅游,以及生產型工業旅游。指出對于企業而言,做好工業旅游是很好的營銷手段,工廠則是體驗式營銷的最好場景。工業旅游應把“旅游+科普+教育”結合在一起,通過工業場景加上科普內容和教育課程,形成合力讓它成為好的旅游產品、科普產品、教育產品。與此同時,他還介紹道在工業旅游發展和實踐方面,陜西省旅游設計院和西鳳酒廠正合作策劃酒廠的工業旅游項目,項目圍繞“酒”做文章,開展酒銀行、酒博物館等工業旅游項目,并以此作為企業營銷宣傳的窗口,促使西鳳開展體驗式營銷。
據陜旅設計院黨委書記、總規劃師崔寧闡述,工業旅游屬于近幾年出現的比較新的課題,雖然我國90年代末已開始發展,但是系統的理論研究和實踐相對還不完善,我國現有的工業旅游以工業遺址旅游為主,目前在產企業開展工業旅游存在問題。與日常生活關系密切的行業開展旅游較為容易,其他行業類別的工業旅游則游客關注度低,開展旅游較為困難。同時,他也表示,目前省旅發委正在對陜西工業旅游進行調研,工業旅游必將進入飛速發展時期。
針對“工業旅游的小眾市場如何在大眾旅游時代獲得更多紅利”問題,長安大學教授丁華表示,從旅游角度講,游客對差異性更感興趣。怎樣將工業旅游通過歷史記憶與現代需求通過載體產生共鳴,是目前的首要任務。即怎樣將工業遺址記憶轉變為現代人需要的工業旅游產品。她認為這需要一種紐帶,如業態,又如文物、遺址。在她看來,業態和文化一定要緊密相連,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延伸,與主題文化實現契合。并強調自己的的理論和本期沙龍主題觀念一致:發展工業旅游,工業是基礎,文化是內涵,旅游是傳承的載體和方式,三者缺一不可。
因為工業設計的工作需求,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教授陳大鵬進過很多工廠,他坦言,“從規劃、建筑、旅游到轉到工業設計領域,我發現工廠本身并不具有很強的吸引力”。他認為我國現階段的多數工業旅游把工業遺址當旅游資源來開發,發展中故事性、美學感及歷史價值必不可少。針對發展過程中工業遺址是否需要全拆問題,陳教授建議不拆,要將其形式、記憶、文化和精神進行傳承,讓旅游和文化相輔相成。他提出,“工業旅游的發展除了工業遺產方面,也需從具有現代科技行業的方面來考慮”。
談及陜西工業旅游發展現狀及制約因素的探討,摩梯文旅總經理、CEO黃自強受邀發言。他將工業旅游分為三類,即工業遺址工業、文創園區,以及生產型企業工業旅游。黃自強發現工業旅游在中國發展的20年里碰到了規劃設計和工業旅游維護成本高的問題,對此,他提出發展工業旅游不能把它當做景區來做規劃,而應選擇講故事的概念方式來實施。針對工業旅游維護成本過高,他認為公司應當開發自助語音講解系統,在語音內容上要注重講解品牌故事,并將品牌理念宣講、先進生產力展示、體驗與分享三等分融入品牌故事中。他說,“在現狀中找到問題,解決問題,制約因素也會變成有利因素”。
旅游開發或者建設必須依托一定的載體和基底,涉及應當怎樣確定工業遺產或遺址有工業旅游價值,現場的企業嘉賓分別從自身角度表達了各自的觀點。部分企業表示,工業企業應該先找準自己獨特的發展文化,才能具有工業轉型向工業旅游發展的基礎。而打造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企業名片,是成功轉型為具有工業旅游價值企業的前提條件。一些企業的分享,讓陜西省旅游設計院院長杜磊感觸頗深,他認為對一個地方是否有記憶,是判定一個工業有沒有旅游的價值的標準。杜磊說,“在工業和旅游的中間一定要有文化做載體,才能凸顯出建筑的‘味道’”。與此同時,企業嘉賓們還就“工業旅游發展除文化創意產業外的發展形式”進行探討,有企業代表從做精品酒店商業角度出發,認為工業遺址的價值是歷史風貌、城市記憶和個性變造。也有嘉賓表達了自己的疑問,希望通過此次沙龍活動,能夠明確區域內工業遺址項目的后續發展目標,究竟應當“以文物保護為主”還是“工業開發為主”。
陜西省旅游設計院設計沙龍活動將不定期舉行,活動旨在構筑起新的研討平臺,關注行業、旅游新發展,帶動互相之間的交流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