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國際勞動節來臨之際,華清宮傳來喜訊,陜西長恨歌演藝文化有限公司《長恨歌》藝術團榮獲2023全國工人先鋒號榮譽稱號。
5月1日上午,陜西省總工會副主席趙霞,陜西省財貿金融輕工工會主席趙亮到華清宮景區慰問演職人員。趙霞為《長恨歌》藝術團頒發“全國工人先鋒號”獎牌,致辭祝賀,她肯定了《長恨歌》藝術團是一支專業的、敬業的、光榮的團隊,肯定了藝術團演員們不懼困難的敬業精神,特別是在疫情期間,創新推出了冬季版冰火《長恨歌》,藝術團演員們以血肉之軀對抗嚴寒,用意志和品質砥礪前行。這次獲得的全國工人先鋒號是團體獎項中最高的榮譽,《長恨歌》藝術團實至名歸,當之無愧。她鼓勵《長恨歌》藝術團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誠實勞動、勤勉工作、銳意創新、敢為人先。
陜西華清宮文化旅游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陜西長恨歌演藝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長恨歌》藝術團團長姚新垣對省總工會的肯定與慰問表示感謝。他表示,舞劇《長恨歌》作為文旅演藝的創新案例,一路走來,從春夏到秋冬,從艱難到輝煌,屢創佳績,勇創新高,冰火《長恨歌》實現了北方冬季室外實景演出零的突破,同時也打響了中國文旅演藝復蘇的第一槍,開辟了中國旅游演藝新的藍海。華清宮景區及《長恨歌》藝術團將凝聚奮進力量,再建崗位新功,做模范標桿,為陜西旅游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與力量。
《長恨歌》藝術團的全體演員均畢業于專業藝術院校,按照個人特長與能力,分別承擔著舞劇《長恨歌》中主角、領舞、群舞等不同角色。
多年以來,組織全團人員開展形式多樣的專業技能培訓、讀書自學、內部技能觀摩競賽、崗位練兵等,不斷提升綜合素質。聘請高等院校專業舞蹈老師因材施教,選拔多名骨干演員進行專業深造,參與國內更多舞蹈領域高精尖藝術賽事和展演,磨礪提升演員專業素質。
藝術團成員中,扮演第一代貴妃的演員李潔,在《長恨歌》的舞臺上一跳就是十八年,她見證了《長恨歌》從開演之初一票難送的舉步維艱到如今一票難求的座無虛席。
藝術團始終秉承“高標準”“嚴要求”的工作作風,不分寒暑地排練、練功,從不間斷。在藝術團內部早已形成了“輕傷不下火線”的共識。即使在三年疫情期間,演出叫停訓練不停,藝術團堅持每日線下訓練與線上“云集訓”共行。以臺下多年的苦功,換得臺上七十分鐘的精彩。
藝術團的演員們體驗過氣溫超過40度的酷暑,挑戰過接近零下10度的嚴寒。他們用夏天濕透的衣衫,泡腫的雙腳,冬天結冰的裙擺,凍僵的雙手,在三九寒冬以血肉之軀對抗嚴寒,為觀眾獻上一場又一場精彩絕倫的演出。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團隊精神,引領著這一群平均年齡只有25歲的青年們砥礪前行!
除了夜晚的演出,藝術團還組織了一系列日間的演出活動:仿唐迎賓儀式、帝妃巡游、唐宮樂舞表演等,與旅客近距離互動,讓游客了解唐文化。2023年五一節假日期間,藝術團的演員們迎著日出來到崗位,伴著第二天凌晨星光結束一天的工作,每當聽到觀眾們滿意的掌聲,他們覺得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長恨歌》演出18年以來,秉持“常改常新”的理念,保障演出品質,呈現出“常看常新”的效果,已經成為陜西旅游的一張“金邊名片”。
冬季演藝新產品——冰火《長恨歌》的推出大獲成功,總營收、接待量屢創新高。自2023年元旦起,冰火《長恨歌》共演出58天,133場,接待30余萬人,創收近7000萬。實現了北方冬季室外實景演出零的突破,同時也打響了中國文旅演藝復蘇的第一槍,開辟了中國旅游演藝新的藍海。
《長恨歌》在不斷升級中堅持“旅游為體、文化為魂、標準為矛、專利為盾”的“長恨歌模式”。該模式得到陜西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已寫入《2016年陜西省政府工作報告》,成為促進陜西文化旅游產業走出去的主推模式。
2016年,以舞劇《長恨歌》演出服務為藍本的《實景演出服務規范》成為首個實景演出的國家標準。
2018年,全國唯一一個“中國旅游演藝國家標準培訓基地”落戶華清宮。
2020年,《古今結合的文化創新和商業探索—〈長恨歌〉文化品牌的建立與發展》案例,被北京大學管理案例研究中心收錄。
這些標準化成果有力支持了陜西的標準化建設,也為中國旅游演藝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技術和平臺支撐。
憑借堅強的意志和對藝術品質的堅守,十八年來,長恨歌藝術團累計演出4153場,創造收入14.36 億元,網絡平均好評率達99%以上,以專業的舞蹈水平使舞劇《長恨歌》獲得票房與口碑的雙豐收。
此外,《長恨歌》藝術團先后多次隨省、市文旅廳赴國際市場及客源地城市進行推介、展演,參與社會公益演出,助力省、市文化旅游推介、文明旅游宣傳,極大了發揮了旅游作為文化傳承與傳播使者的作用,對傳承歷史文化,繁榮社會文化生活,引導健康娛樂活動,弘揚正能量,建設和諧社會發揮了積極作用。
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文化交流和旅游推廣,赴法國、土耳其等多個國家參加國際文化交流,以鮮明的時代特點、中國特色、陜西符號,對提升中國傳統文化的國際美譽度、陜西省對外宣傳和西安國際化大都市建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未來,《長恨歌》藝術團將繼續深耕專業領域,打造高精尖專業舞蹈團體,編創更多優秀的舞蹈藝術作品,打磨華清宮景區的兩臺演出藝術品質,為推進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繁榮國家文藝事業,實現“文化強國”的宏偉戰略目標做出更多貢獻!
《長恨歌》藝術團成立于2007年11月,隸屬陜西長恨歌演藝文化有限公司,是由陜西省文化和旅游廳(原陜西省文化廳)正式批準成立的專業藝術團體,主要承擔中國首部大型實景舞劇《長恨歌》和《12·12》影畫劇的演出任務。
自成立以來,《長恨歌》藝術團始終堅持以“專業至上、追求卓越”為核心,通過系統、科學的訓練和管理機制,吸納和培養了一支舞技精湛的藝術團體。長恨歌藝術團現有演員60人,其中,中級演員18人,初級演員15人。
2008年10月30日,授予第五屆陜西省藝術節優秀文化演出獎。
2009年12月17日,榮獲第七屆中國舞蹈“荷花獎”舞劇舞蹈詩組委會特別獎。
2010年12月,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旅游局聯合推薦列入《國家文化旅游重點項目名錄》。
2011年,獲得由中外旅游文化協會和中國國際旅游文化創意產業大會聯合頒發的“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的十大旅游演出”榮譽稱號。
2011年,長恨歌藝術團榮獲全國青年文明號稱號。
2016年7月31日,“長恨歌”被認定中國馳名商標。
2016年8月29 日,以《長恨歌》為藍本編制的《實景演出服務規范》三項標準發布為國家標準。
2017年,《長恨歌》15項技術專利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審批。
2020年2月,以舞劇《長恨歌》內容編制的經營管理案例,成功入選北京大學管理案例研究中心。
2020年8月,長恨歌姚新垣團隊榮獲西安市首屆“市長特別獎 ”。
2021年1月2日,《古今結合的文化創新和商業探索<長恨歌>文化品牌的建立與發展》案例榮獲中國管理至高實踐榮譽——哈佛商業評論的第五屆拉姆·查蘭管理實踐獎。
2021年,《長恨歌》藝術團自編舞蹈《我們看見了遠方》榮獲“陜西舞蹈荷花獎”大賽“表演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