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文化和旅游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為陜旅集團旗下金延安頒贈《非遺里的中國》拍攝地紀念牌。2023年6月,《非遺里的中國》陜西篇走進金延安拍攝,并于7月22日在央視一套綜合頻道成功播出,帶領全國觀眾走進陜西,遇見最具陜西特色的非遺項目,感受三秦大地的底蘊和氣魄,見證古老非遺技藝的活力煥新。
《非遺里的中國》第一季在央視綜合頻道首重播累計觸達觀眾7.1億人次,全網覆蓋用戶超75.4億人次,多平臺熱搜累計上榜1200多次。隨著節目熱播,金延安作為節目拍攝地與展現非遺風采、承載非遺故事的特色空間,迅速成為“網紅打卡地”和熱門旅游目的地,不僅實現了非遺和文旅的“雙向奔赴”,也將陜西更多非遺項目帶火“出圈”。
《非遺里的中國》陜西篇讓全國觀眾一起走進金延安,在異彩紛呈的非遺項目中,見證中華文明的賡續傳承,開啟了一場溯源中華文明的非遺體驗之旅。金延安打造了21座特色文化民宿院落和4條特色文化街區,充分演繹了延安的歷史文化和民俗風情,從千年北宋延州府到三十年代老延安,這里既有許多陜西歷史記憶的經典情景復刻,又有當下陜西城市發展的嶄新模樣,使游客沉浸式感受時空交錯的文化印記,追尋延安的前世今生,是展現中國紅色革命文化和中國黃土民俗文化的重要窗口。
作為一個集歷史與現代、傳統與創新、文化與旅游于一體的綜合性文化街區,在金延安,我們可以領略到陜北的歷史文化和非遺資源的豐富多彩、體驗非遺資源的創新活力,還可以感受到《非遺里的中國》節目所展現的街景面貌和非遺創新的歷史基因與活態傳承。
《非遺里的中國》陜西篇在金延安拍攝錄制過程中,聚焦非遺的創新應用,透過非遺的傳承創新展現新時代的中國面貌,同時致敬了非遺創新的歷史基因、活態傳承,講好非遺傳承的匠心故事,節目通過傳統與現代的交融,凸顯出黃河文明的延綿不絕、生生不息,展現了三秦大地上人們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在金延安,遇見最具陜西特色的非遺項目。節目以西安鼓樂、秦腔、皮影戲(華縣皮影戲)、黑茶制作技藝(咸陽茯茶制作技藝)、延川布堆花、岐山青銅器復仿制技藝六項非遺技藝為主線,讓觀眾在中華文明的肇始之地跨越歷史發展的長河,感受這片土地上綿延千載的秦文化、唐文化和黃土文化的底蘊與氣魄。
作為陜旅集團“王”字形布局重要一“橫”,金延安以非遺資源為本、非遺傳承為媒、非遺展示為引擎,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工作,挖掘黃河非遺文化價值,持續推動“非遺+旅游”融合發展,致力于打造城市文旅體驗新地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