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光明日報社和經濟日報社聯合向社會發布“2025·全國文化企業30強”及“2025·全國成長性文化企業30強”名單。作為此次陜西企業的唯一代表,陜旅集團旗下陜西長恨歌演藝文化有限公司榮膺“2025·全國成長性文化企業30強”稱號。
獲此殊榮,是繼今年3月《長恨歌》藝術團獲評“全國三八紅旗集體”后,長恨歌公司獲得的又一重要榮譽,再度彰顯了中國首部大型實景歷史舞劇《長恨歌》作為中國旅游演藝標桿項目的行業地位和產業價值。 自2006年公演以來,《長恨歌》常演常新、久演不衰,締造了文旅融合的典范,書寫了連續演出20年、演出超6000余場、接待人次1200萬、創造收入超過20億元的輝煌演藝史,其開創的“山水實景+盛唐文化+科技賦能”模式,成為業界標桿。 《長恨歌》的探索和創新實踐,不僅破解了傳統景區收入來源單一、過度依賴門票經濟的問題,而且體現了文旅深度融合的巨大威力。依托《長恨歌》這一核心IP,長恨歌公司積極推動旅游演藝與非遺、文創、數字產業深度融合,延伸價值鏈,如結合唐代文化開發文創衍生品,讓觀眾帶走文化,實現從觀演到消費的情感閉環。此外,《長恨歌》成功帶動區域文旅綜合收入超百億元,成為撬動區域經濟、傳承文化基因的超級IP,實現了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效統一,為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提供示范樣本。 文化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呈現出愈加蓬勃發展的態勢,其繁榮的背后,是眾多文化企業深耕主業、創新求變、鍛造精品的辛勤實踐。接下來,集團將引導陜西長恨歌演藝文化有限公司繼續以《長恨歌》為核心品牌,不斷開拓創新,鍛造更多文化精品,為推動陜西文化產業的繁榮發展貢獻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