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人民日報頭版以《出實招,消費復蘇動力足(堅定信心 開局起步)》為題,報道華清宮景區積極創新,為適應冬季旅游,推出冰火《長恨歌》,滿足游客需求,場場爆滿,一票難求。冰火《長恨歌》的常態化打破了北方旅游演藝行業在冬季陷入的強制休眠期,變“冷資源”為“熱經濟”,轉化西安冬季旅游的季節劣勢為差異化體驗的優勢,壯大西安冬季旅游市場規模,刺激并帶動陜西旅游業的恢復發展。
報道內容:
積極創新,優質供給水平更高
驪宮煥彩、寒冰倒掛、沐雪起舞,光影和火焰特效照亮夜空。驪山腳下,西安臨潼華清宮景區的《長恨歌》實景歷史舞劇前不久恢復常態化演出,場場爆滿,一票難求。
“演出場面非常宏大,氣氛特別好?!眮碜运拇ǖ挠慰完愋勒f。景區相關負責人介紹,“隨著文旅復蘇,跨省游多了起來,景區游客量有了很大增長。近日四川、河南、山西、湖北等鄰近省份的游客較多。冰火《長恨歌》演出就是為了適應冬季旅游,滿足游客需求。”
我國消費升級步伐加快,居民消費呈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特點。通過增加高質量產品和服務供給,不斷提升國內供給質量水平,推動供需在更高水平上實現良性循環,可以讓消費潛力進一步釋放出來。
國內知名旅游平臺報告顯示,剛剛過去的元旦假期,“跨年經濟”帶動全國旅游迅速升溫,西安再次上榜“全國十大旅游熱度城市”。西安新聞等媒體關注華清宮冰火《長恨歌》創新供給,推動文旅產業復蘇。
在這個冬天吹響陜西文旅復蘇號角的冰火《長恨歌》為何大受歡迎?冬季版演出和春夏版又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呢?
實現北方冬季實景演藝零的突破,讓觀眾穿越時空來到唐朝的冬天,打造冬季特效和場景,給觀眾帶來獨特的視覺享受。
舞美、燈光煥新升級,增加雪景、火把、火海等冰火元素,營造霜雪鋪陳、寒冰倒掛的景象,讓觀眾身臨其境地融入盛世大唐之境。
演出服飾遵循唐代冬季服飾的時代特點和樣式色彩,讓舞臺視覺效果更加飽滿,使觀眾一秒置身盛世大唐的劇情之中。
近日,冰火《長恨歌》持續火爆,每日觀演人數近3000人,盡管天氣寒冷,但現場觀眾熱情依然高漲,座無虛席,掌聲和喝彩聲此起彼伏。
《長恨歌》煥彩歸來
華清宮冰火盛宴
邀諸君入宮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