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中國旅游報》以《發展紅色旅游 播撒“紅色種子”》為題展開報道,文中提及陜旅集團大型紅色沉浸式歌舞劇《延安十三年》以紅色文化為核心,依托科技創新紅色旅游形式,讓游客在沉浸體驗中感悟紅色文化。本篇報道同期在學習強國平臺發布。
原文節選如下:
在創新中發展
近年來,各地紛紛創新紅色旅游形式,借助科技手段,讓游客在沉浸式體驗中感悟紅色文化。
行走在陜西延安“圣地河谷·金延安”文化旅游產業園區,《新中華報》影印裝飾、“為人民服務”標語等讓人仿佛回到往昔革命戰爭歲月??赐甏笮图t色沉浸式歌舞劇《延安十三年》的江西游客劉克克說:“劇情流暢,角色鮮活,中央紅軍落腳延安、延安文藝座談會、南泥灣大生產等重大歷史事件躍然眼前。”
據了解,《延安十三年》由陜西旅游集團打造。100多個豐滿生動的人物形象,通過對白、民歌對唱、秧歌、腰鼓等藝術表現形式,帶領游客沉浸式、行進式體驗黨中央在延安13年的光輝歷程,彰顯烽火歲月中的民族大義和人間深情。
“該劇的制作初衷是傳承紅色精神、講好紅色故事?!标兾髀糜渭瘓F延安文化旅游產業投資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國小強表示,“在新征程上,我們將以紅色文化為核心,依托科技創新和項目升級,打造更具吸引力、體驗感的文旅融合新場景?!?/p>
弘揚延安精神,講述紅色故事。2021年,正值建黨100周年和“十四五”開局之年,陜旅集團重磅推出了大型紅色沉浸式歌舞劇《延安十三年》。它是陜旅23載演藝精粹升級之作,是高舉民族文化旗幟的紅色經典之作,更是一部頌揚革命史詩情懷的里程碑之作。
依托黨中央在延安領導中國革命事業從低潮走向高潮、實現歷史性的轉折發展這一背景,歌舞劇《延安十三年》由《落腳·延安》《事變·破曉》《百花齊放》《艱苦奮斗》《歷史抉擇》《東渡·解放》《歌唱祖國》七幕組成,通過100多個豐滿生動的人物形象,以戲劇對白、民歌對唱、秧歌、戲中戲、腰鼓等藝術表現形式,圍繞中央紅軍落腳延安、延安文藝座談會、南泥灣大生產、東渡黃河等重大歷史事件,運用聲光構建立體的游客體驗,通過紅色記憶與高科技的融合,再現了延安十三年的崢嶸歲月,彰顯烽火歲月中的民族大義和人間深情。
《延安十三年》致力于讓中國紅色歷史更加鮮活生動,讓更多群眾接受紅色文化的洗禮,是一部 “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 的文藝作品,“努力彰顯信仰之美、崇高之美”要求的弘大作品,是一部肩負著“弘揚延安精神,傳承紅色基因”時代使命的紅色歷史大劇。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陜旅集團將堅持以紅色文化為核心,持續深耕延安紅色文化沃土,以匠心鑄精品,以精品樹品牌,積極探索,守正創新,不斷探索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新模式,傳承紅色精神,為人們帶來更多優質精彩的紅色文化內容,助力紅色旅游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