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晚,西安音樂廳內燈光璀璨。為隆重紀念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80周年,陜旅集團旗下陜西民族樂團聯合陜西省廣播電視民族樂團再次震撼呈現大型原創民族管弦樂組曲《永遠的山丹丹》。此次演出特邀著名指揮家湯沐海執棒,為觀眾帶來一場陜北民族風味的聽覺盛宴。省政協、省文化和旅游廳、省國資委、省廣電局、秦農銀行、陜旅集團等單位有關負責同志出席觀看演出。
陜西省政協副主席劉寬忍對本次音樂會的高水準舉辦表示認可,并希望民樂團能以本次改制為契機,在新的舞臺上發揮專業優勢,以更優質的作品擦亮陜西民樂的名片。
陜旅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周冰表示,陜旅集團將搭好舞臺,助力民樂走出陜西、走出中國。
《永遠的山丹丹》組曲由序曲《信天游》,《壺口斗鼓》《祈雨》《五彩的窯洞》《刮大風》《趕腳的人》《朝天歌》嗩吶協奏曲等六個樂章以及尾聲《永遠的山丹丹》組成。整場演出大氣磅礴,地域特色濃郁,婉轉高亢的陜北民歌和悠揚激蕩的民樂演奏交相輝映,從各方面反映了社會生活以及陜北人民的喜怒哀樂,為觀眾描繪了一幅陜北人民勤勞質樸的生活畫卷。整場音樂會氣勢恢宏,高潮迭起,現場掌聲不斷,氣氛熱烈。
山丹丹是一幅畫不完的長卷,是一曲譜不完的音樂。這部賡續紅色血脈、兼具民族之根與藝術之美的精品佳作,不僅全方位展示了樂團在品牌樹立、精品創作、人才培養、團隊建設等方面取得的成就,更是陜西民族樂團聯合陜西省廣播電視民族樂團為紀念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80周年,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的一次熱情獻禮!
2022年初,陜西民族樂團(原唐頌公司)由陜西省廣播電視民族樂團劃轉至陜西旅游集團有限公司成為下屬全資子公司,現有專業演奏員近50名,以傳承和弘揚中國優秀民族音樂文化為宗旨,積極參與創作、演出多部優秀民樂作品。2014年憑借大型民族管弦樂《絲路長安》榮獲首度國家藝術基金資助獎項;2017年10月、2021年7月《永遠的山丹丹》在國家大劇院隆重上演;2019年《永遠的山丹丹》榮獲國家藝術基金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亮相由國家文旅部藝術司主辦的全國優秀民族樂團展演,獲“首屆全國優秀民族樂團”稱號,獲評“無愧于時代的優秀作品”。
近年來,陜旅集團在“創新驅動、轉型升級、全產業鏈發展”的戰略帶動下,持續優化產業動能,推動“旅游+”跨界融合。未來,集團將結合旗下資源為民樂團提供更大平臺,逐步過渡、融合發展,在民樂展演開發、宣傳推廣、品牌建設等方面加大戰略布局力度,展示民樂文化,推動文化、旅游互促共榮,為文旅融合提供新引擎、新動力。
陜旅集團以旗下各景區為載體,發揮演藝制作出品優勢,緊密融合陜旅十八臺大型演藝矩陣,推動“旅游+民樂”跨界融合。借力陜旅集團數字化轉型機遇,在景區利用3D、VR等動態實景技術,提升傳統民樂新鮮感、科技感、立體感,創新陜旅特色文旅融合產品。通過陣地打造、情境創設、展演活動、線上推廣等方式,讓傳統民樂之花在旅游全產業鏈條上綻放出璀璨光芒。
將民樂團從文化資源豐富、文藝格調高雅、地域特色鮮明的傳統地方性樂團,向有歷史、有故事、有文化的陜西民樂品牌深耕打造,努力為人民群眾奉獻更多音樂藝術精品和高質量文化服務,叫響陜西民樂招牌。
不斷提升樂團業務水準,引進高精尖藝術人才,科學指導、培養駐團演奏家及有一定行業影響力的“臺柱子”,致力將該團打造成代表民族音樂最高水準的國家級民族交響樂團。在文化挖掘、內容創作、表現形式、傳播渠道等方面推陳出新,創作出更多優秀的、具有中國風格、民族氣質的民樂作品,緊跟市場及年輕人審美取向,推出網紅爆款、出圈產品,讓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中華傳統文化,讓民族音樂出新出彩,綻放耀眼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