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上午,陜西旅游集團《永遠的山丹丹》壺口瀑布線上音樂會圓滿結束。陜西民族樂團和陜西省廣播電視民族樂團在被譽為“黃河之心,民族之魂”的陜西黃河壺口瀑布景區奏響大型原創民族管弦樂組曲《永遠的山丹丹》,用音樂表達對黨的熱愛,為中國共產黨建黨101周年熱情獻禮。
本次音樂會通過新華社、人民日報等20余家中省媒體同步線上播出,全網綜合傳播量超過5000萬,得到了高度關注和廣泛宣傳,觀眾通過網絡觀看了這場極具視聽震撼的民族管弦樂音樂會。
本次活動由延安市人民政府、陜西旅游集團有限公司主辦,陜西旅游集團延安文化旅游產業投資有限公司、陜西黃河壺口文化旅游發展有限責任公司、陜西旅游集團朗德演藝有限公司承辦,陜西民族樂團、陜西省廣播電視民族樂團、西安音樂學院民樂系、米脂吹打樂團演出。
黃河孕育了中華文明,塑造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偉大品格。壺口瀑布作為其干流唯一的瀑布,以“千里黃河一壺收”的磅礴氣勢,彰顯著母親河的波瀾壯闊、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上午10點30分,《永遠的山丹丹》線上音樂會正式開啟。“山丹丹”回到了它的故鄉,在陜北高原向偉大的中國共產黨表達最誠摯的祝福,為觀眾呈現了一場氣勢恢宏的演出。
很多在線觀看演出的觀眾對本場音樂會給予了高度贊賞,留言說到,“《永遠的山丹丹》在黃河岸邊演奏,是聽覺與視覺、感官與想象融為一體的一次審美體驗。”“作為土生土長的陜北人,這優美的旋律直擊心底,看著波濤洶涌的黃河,那種發自內心對黨、對國家的愛讓我熱淚盈眶,為這場音樂會點贊。”
音樂會開篇的《信天游》以黃鐘大呂之聲引出了對陜北大地的點點素描,隨后《壺口斗鼓》中鑼鼓聲浪與壺口巨濤相搏,爭相交響。《祈雨》用人聲與器樂相結合,刻畫出神秘又悲壯的求雨場面。溫婉悠揚的旋律渲染出依山而建、錯落層疊的《五彩的窯洞》,《刮大風》用極快的速度酣暢淋漓地表現了陜北“大風起兮云飛揚”的壯觀場面。《趕腳的人》生動再現了那些遠離家眷和故土、為了生活頑強奮斗的陜北人民,緊接著情到極致的《朝天歌》用最熾烈的曲調演繹出陜北人的精氣神,將音樂會的氣氛推至高潮。西北的黃土高原上,有太多的故事去描繪,尾聲《永遠的山丹丹》雖然為音樂會落下帷幕,但幸福生活長久延綿,山丹丹永遠在心里綻放……
整場音樂會,觀眾既能領略到傳統民族器樂的魅力,也能觀賞壺口瀑布的雄壯磅礴,享受聽覺與視覺的雙重震撼。
《永遠的山丹丹》以黨中央、毛主席在陜北工作生活十三年為背景,以陜北腰鼓、嗩吶、信天游、陜北說書等藝術形式,展現了陜北人民世代生息在黃土地上、黃河邊上勤勞質樸的生活畫卷。作品曾入選文化和旅游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指定巡演曲目,于2017年10月和2021年7月在國家大劇院上演。
近年來,陜旅集團在“創新驅動、轉型升級、全產業鏈發展”的戰略帶動下,持續優化產業動能,推動“旅游+”跨界融合。
陜西民族樂團和陜西省廣播電視民族樂團是“一套人馬、兩塊牌子”,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建立最早的職業民族樂團之一。2022年初,陜西民族樂團由陜西省廣播電視民族樂團劃轉成為陜西旅游集團有限公司下屬全資子公司。未來,陜西旅游集團將結合旗下資源為民樂團提供更大平臺,逐步過渡、融合發展,在民樂展演開發、宣傳推廣、品牌建設等方面加大戰略布局力度,展示民樂文化,推動文化、旅游互促共榮,讓民族音樂出新出彩,努力為人民群眾奉獻更多音樂藝術精品和高質量文化服務,為文旅融合提供新引擎、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