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山為大幕,斯水作舞臺,斯地真歷史,借我入戲來……”12月1日晚,在華清宮景區九龍湖畔,由臨潼區委、區政府主辦,區委宣傳部、區文化和旅游體育局、陜旅集團旗下陜西華清宮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承辦的臨潼區打造中華傳統文化演藝之都暨2023冰火《長恨歌》首演、《長恨歌》演出5000場紀念專場活動正式拉開帷幕。
自2006年以來,中國首部大型實景歷史舞劇《長恨歌》借景敘事、借史寄情、借古潤今,在“真山真水真歷史”為我所用和歷史文化的深度挖掘及當代呈現中,演出了陜西旅游的金邊名片,創出了實景演藝的國家標準,締造了文旅融合的典范,書寫了連續演出18個年頭、演出超5000場、接待人次約1000萬的輝煌演藝史。
霜雪覆蓋在宮殿之上,寒冰倒掛在屋檐之下,火把、火海把冬日的驪宮夜空渲染得火熱而浪漫……當晚,2023冰火《長恨歌》如約而至,再次拉開了演出季的大幕。在接下來的3個月里,廣大游客可以在霜雪鋪陳、寒冰倒掛的唐宮里,感受冬季旅游的別樣浪漫。
舞臺上,雪映驪山;歌舞里,華清生煙;火海將情緒推向高潮,冰雪將歷史凝結成曜石……冰火《長恨歌》自2021年冬季推出后,依托現代科技,讓觀眾穿越時空切身體驗唐玄宗在華清宮避寒盛況、直觀感受李楊二人唯美愛情故事,實現了北方冬季實景演藝零的突破,收獲了市場的好評。
本著高質量發展理念以及精益求精的藝術態度,2023冰火《長恨歌》從演出細節到觀演環境,在三大方面進行了系列改造和升級:一是燈光舞美推陳出新;二是服裝道具全面煥新;三是視覺效果再度增強。
作為文化和旅游融合最具活力的典范之一,公演以來,《長恨歌》秉承對“百年精品”理念的堅持,積攢了超高口碑,成為“來陜游客必看的精品演出”,成就了陜西旅游演藝的“金邊名片”。從2016年以來連續五年入選“中國實景旅游演藝十強”,2023年《長恨歌》又入選“全國首批旅游演藝精品名錄”。
近日,華清宮《“長恨歌”標準化模式鑄就旅游演藝文化品牌》典型經驗入選《全國文化和旅游標準化示范典型經驗名單》,為陜西省唯一入選項目。作為“全國首批旅游標準化試點單位”,華清宮以大型實景歷史舞劇《長恨歌》演出管理為藍本,主導編制了3項國家標準、9項地方標準,為中國旅游行業提供了原創演藝產品長期穩定運營的經典范本,填補了旅游演藝標準領域的空白。
為持續閃耀這一“金邊名片”,提升華清宮唐文化影響力,在當晚的《長恨歌》演出5000場紀念活動上,“盛世唐風 華清有禮”——首屆華清宮·長恨歌文創產品設計大賽正式發布。
華清宮公司相關負責同志表示,華清宮將持續拉動包括經典《長恨歌》、冰火《長恨歌》《12?12》西安事變實景影畫劇、多媒體影像劇《玄境長生殿》等演藝產品,高質量發展“強引擎”,同時積極深入參與臨潼區其他文旅項目運營,延伸華清旅游產業鏈,擴大華清旅游生態圈,打造更多“高顏值”“文藝范兒”的文旅項目。
跟著演出去旅行,旅游演藝“演”火了旅游經濟……“藝術+旅游”正在成為越來越多游客追尋的“詩和遠方”和享受高品質旅途的新方式。臨潼區是中華優秀歷史文化的富集地,也是全國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近年來,臨潼區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聚力打造中華文化會客廳和世界級旅游目的地。
冰火《長恨歌》自2021年冬天問世以來,成功變“冷資源”為“熱經濟”,開辟了中國旅游演藝新的藍海。作為省屬國企,陜旅集團三度蟬聯“中國旅游集團20強”,多年來始終堅持厚植文化創造力,打造了《長恨歌》《絲路之聲》等一大批高品質文旅項目。展望未來,陜旅集團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刻踐悟習近平文化思想,堅定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為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貢獻陜旅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