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旅游業融合與創新論壇現場)
1月13日,由新華網主辦的“第六屆旅游業融合與創新論壇”在京舉辦。文化和旅游部、農業農村部、地方政府的有關負責人和國內知名景區、大型投資機構和行業專家等兩百余人齊聚一堂,圍繞“美好生活 旅游的新動力”,共同探討創新發展、鄉村旅游、旅游營銷、優質與品質等話題,分享交流文旅融合背景下的旅游產業轉型升級與區域發展的經驗。
(《新文旅時代的運營與營銷》對話環節)
(《優質與品質》對話環節)
論壇期間,原國家旅游局新聞發言人張堅鐘、新華網總裁助理徐壽泉發布了“2018旅游業最美中國榜”。其中,陜西旅游集團有限公司及旗下舞劇《長恨歌》均榮登“2018旅游業最美中國榜”。
(陜西旅游集團有限公司榮膺中國旅游影響力企業品牌)
陜西旅游集團有限公司重視文化與旅游的融合,在國家確立“一帶一路”發展戰略之際,陜西旅游集團提出了向絲綢之路旅游文化產業的新航程大踏步進軍的戰略思路,依托集團在城市文化旅游綜合體、旅游古鎮建設、旅游實景演藝、旅游景區載人索道建設運營方面的成功經驗,重點發展索道投資、文化演出、文化旅游綜合體、古鎮運營、景區管理、影視行業、電商和媒體以及投資模式輸出等八大產業,積極探索與絲路沿線省份、國家的合作共贏方式。其中文旅融合最突出的演藝板塊捷報頻傳,先后打造了《長恨歌》、《延安保育院》、《出師表》、《大唐女皇》、《12?12》、《法門往事》、《黑娃演義》、《黃河大合唱》等大型旅游實景演藝巨作,在海南三亞傾情推出《紅色娘子軍》,未來還將走出國門、挺進絲路,在意大利威尼斯打造《馬可?波羅》。
時值陜西旅游集團成立二十周年之際,榮膺中國旅游影響力企業品牌,陜西旅游集團將繼續高舉“文化、歡樂、慈善”的大旗,不斷創新思路,不斷努力拼搏,為進入全國旅游集團20強的階段性目標,為全力打造引領絲綢之路旅游文化產業發展的投資型集團而不懈努力。
(舞劇《長恨歌》榮膺首批文旅融合特色劇目)
陜西旅游集團在歷史故事真實發生地——西安臨潼區華清宮,創作了國內首部大型歷史舞劇《長恨歌》,舞劇《長恨歌》的誕生就是旅游業創新發展的體現。在文化景區復活了一段真實的歷史,讓躺著的冰冷的歷史鮮活地站了起來,把一個完整的歷史故事用舞劇在實際發生景區演繹,打破了常規的傳統習慣。同時將高雅的舞劇從藝術殿堂搬到了露天實景當中,這在世界舞劇藝術領域是絕無僅有的。并且另辟蹊徑,走高段藝術的精品之路。所有這些,都是《長恨歌》創意者大旅游文化演出的初衷體現。
隨著全國旅游演藝投資熱潮的掀起,《長恨歌》以其國家演藝標準編制單位和全國實景演藝標準化培訓基地,凝聚了更多發展優勢。未來,華清宮將依托《長恨歌》在打造、運營、服務、營銷等方面的成熟經驗與人才團隊,積極探索演藝項目人才輸出、管理輸出的發展路徑,積極推廣《長恨歌》發展模式,為增強陜西旅游集團乃至全國旅游演藝項目文化內涵,促進旅游演藝產業的規范化、專業化、特色化發展,做出更加突出的貢獻。
12年來,經過數次改版和不斷錘煉的舞劇《長恨歌》以卓越的品質,成為文化旅游創意產業的典范。這臺融合了科技與文化的文旅創意產品,已成為陜西旅游集團、陜西文化旅游的金字招牌和國內外游客來陜的必看劇目。